img
输血的风险和血液保护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有百余历史。尽管输血医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输血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应用,新的血液制品不断出现,血液供应的安全性也明显改善,但输血的各种风险依然存在。随着人们对输血并发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提高,各种血液保护方法也应运而生。本文就输血的风险和血液保护技术作一综述。
        1 输血的风险
        1.1 输血可能感染的主要疾病
        1.1.  1 艾滋病 
        经血传播是艾滋病传播途径之一。尽管检查方法和检测设备、试剂在不断更新,但是对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过程仍然存在“窗口期”。如果献血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血液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那么该献血者正处于感染的“窗口期”,受血者接受了这种“窗口期”血液即可感染艾滋病。据国外报道,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爱滋病的发病率为1/60000—1/ 100000。据94年统计,全世界15年中经输血及血液制品感染HIV的人达60万人,占HIV感染总数的15%。截止2001年12月底全国累计报告爱滋病病毒感染者30736例,专家估计实际感染人数已经超过85万。目前在国内外使用的酶联免疫法对献血者和血液进行筛查,所用试剂对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反应的“窗口期”平均在22~25天左右[1]。正是由于“窗口期”的存在等原因,即使象美国这样血源筛选比较严格的国家,每年尚有几百份HIV感染的血液进入血库,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事实。
        1.1.2 肝炎 
        肝炎病毒感染经血途径传播也对受血者带来较大风险。比较常见的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我国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者高达9%,约有1亿人左右。献血员虽经严格筛选,但输血后发生乙肝者仍有0.3%—1.7%,占输血后肝炎的7%—17%。原因是供血者处于急性潜伏期或乙肝病毒低含量携带者不易查出。 丙型肝炎占输血后肝炎的90%。据统计,过去10余年中,经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的发生率为18%,约有25%变为急性黄疽型肝炎,近半数发展为慢性肝炎,且常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目前临床上常用检测丙肝病毒的方法为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但此法特异性低,且丙肝发病平均要在15周(4-32周)才能检出HCV,也正是由于丙肝同样存在大约20周的“窗口期”,尽管目前对其检查十分严格,仍有15%的献血者不能被发现,受血者存在被感染丙肝的风险。丙肝感染者中90%是由于输血传染的。
        1.1.3 SARS 
        目前的研究发现SARS病毒在血液中可存活15天,所以有传染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5月15日首次就SARS输血问题发出警告,并建议SARS确诊病人在结束治疗痊愈后3个月内,疑似病人在一个月内不要献血。对于那些在非典高发地区旅行过的人,即使没有症状,在三周内也要禁止献血。因此,SARS流行不但增加血液污染风险,还可能一定程度上造成血源供给紧张。
        1.1.4 其他经血传播的疾病 
         目前还发现成人T淋巴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疟疾、梅毒等疾病也可经输血传播。
        1.2 免疫抑制 
        在70年代,一些研究报道了肾移植后移植肾脏存活率与输血有关,输大量异体血液患者的移植肾脏存活时间比少量输血或不输血者长,这种作用甚至也可见于一年前输血患者。人们推测这种作用可能与输血减弱了免疫反应有关,主要作用虽然对器官移植患者有益,但对其它患者可能产生短期或长期影响。1986年,Tartter首先报道了围术期异体输血引起结肠癌病人术后肿瘤复发率增加,其他学者随后的临床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近年来输血导致免疫抑制和癌症复发,已引起人们重视。异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分为非特异性和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表现为抑制吞噬细胞对细菌和异物的吞噬功能,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受抑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下降。机体防御机能的下降对杀伤术中脱落到循环中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复发非常不利。减少异体血的输注,对提高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生存率,降低肿瘤复发率有重要作用。一次输血后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是短暂的,但多次输血后强度增加,且持续时间延长。参与免疫调节的血液成份中白细胞和血浆起主要作用。各种血液制品按照对受血者免疫抑制程度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为异体全血、异体红细胞、异体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接受3个单位浓缩红细胞的患者与不输血者肿瘤复发率相似。目前无论从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均证实输血诱发机体免疫抑制,促进肿瘤生长与复发。这种免疫抑制还使术后感染和病死率增加。
      1.3 输血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这是一个严重并发症,其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的机制为供血者含抗受血者体内白细胞表面抗原相应的抗体,所形成的抗原抗体反应激活了一些中性粒细胞酶如蛋白酶,引起肺小血管内皮破坏,大量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和肺泡,形成肺水肿和呼吸抑制,出现类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表现。常发生在输血后1~6小时,突然寒战、发热、咳嗽、气喘、呼吸急促、紫绀、血压下降。X线检查可见双侧肺浸润,但无心力衰竭。这种并发症单纯通过临床诊断,而无特异性检查来证实,估计发病率非常困难,文献报道接近0.02%。
        1.4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是输血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但较少见。主要受损的是皮肤、骨髓细胞、肠和肝脏等器官。主要原因是:受血者免疫功能极其低下,如霍奇金、非霍奇金瘤或化疗病人;当受血者的淋巴细胞对献血者的异体抗原不能识别时,所输血液内活性淋巴细胞对受血者组织进行免疫排斥反应,引起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为高烧、腹泻、恶心、呕吐、皮疹、血液内肝转氨酶升高以及贫血等。
        1.5 其它输血反应 
常见的溶血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前者主要因输注异型血引起,与红细胞有关;后者是由白细胞、血小板和蛋白质引起的免疫反应,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输血后紫癜等。这些不良反应,轻则影响病人康复,重则死亡。大量输血治疗时,还可出现循环超负荷、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凝血机制障碍等。
        2 血液保护技术 
        2.1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输血指证国内外尚有争议,多数人认为如果Hb达不到100g/L,红细胞压积达不到30%,就不能接受手术,但这个标准首先遇到严重贫血和终末期肾病病人的挑战。事实证明,尽管Hb<100g/L,携氧能力降低,但只要维持足够的血容量,组织仍能保持正常氧合。因为,人的携氧能力是需氧量的4倍,是重要的生理储备,所以硬性规定输血的指证为100g/L可能是不合理的,而且还会使许多危重病人因此失去救治的机会。美国医师学会(ASA)输血指南[2]:血红蛋白>10g/dL,一般不输血;血红蛋白<6g/dL,需要输血,特别是急性贫血患者; 血红蛋白在6-10g/dL之间是否输血,应根据患者是否有氧和不好的危险; 简单地只用一个血红蛋白水平作为所有患者输血指证是不可取的。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重新制定了新的较为合理的输血指证:“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Hb<70g/L,才需输血;Hb在70~100g/L,结合病人心肺功能情况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而决定是否输血”从而使输血指证个体化[3]。 
在考虑输血之前,应首先评估患者血容量,如果血容量不足,应用晶体液或胶体液维持好患者血容量,保证组织灌注,这是维持正常心输出量,保持组织氧供的基础。失血引起的血容量不足不应用输血或血液制品来扩容、维持血压保持组织灌注。输血的真正目的应是增加携氧能力。
我国的用血量为800吨,其中外科用血占600吨。据健康报1996年报道,如果严格控制输血指征,我国临床总用血量可减少将近一半,即不必要输血占50%。
        2.2 积极开展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是由Gibson于1959年首先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发展起来,70年代中期全世界广泛风行,进入80年代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比例达95%以上,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比例几乎达到100%,很少使用全血[4]。我国起步比国外晚10多年,这几年虽然发展较快,但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大中城市的成分输血比例已超过80%,个别地区的成分输血比例很低。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治疗总趋势。全血的细胞碎片多,血液成分复杂,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的机会多,如果使用单一的血液成分,就可避免不需要的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另外,成分输血还可以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由于病毒在血液的各种成分中不是均匀分布的,因而各种成分传播病毒的危险性不一样。白细胞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大,血浆次之,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对安全。输入红细胞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适用于临床上绝大部分需要输血的病人。应当区分输血和补充血容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依靠全血来补充血容量。在现代输血中,全血只适用于血容量不足且有进行性出血的大量失血患者。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全血是宝贵的社会资源,是制备成分血的原料,盲目输注全血是对血源的浪费。
        2.3 合理应用血浆,更新旧的输血观念
血浆作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持血容量、保持血液流动性及发挥免疫作用保持血液处于无菌状态等作用。正因为如此,FFP常被误用于容量扩张,与浓缩红细胞一起输注以代替全血,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其实,FFP不宜用作容量扩张剂,有研究证实血浆代用品作为容量扩张剂较血浆更为经济、安全,没有引起感染及免疫并发症的危险。输入红细胞及血浆以替代全血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输入的FFP与红细胞不是来自同一献血者,导致感染疾病的危险性增加,而且一单位FFP与一单位红细胞的价格高过一单位的全血,加重病人的负担。
         FFP不宜用于补充营养,因为机体不能直接利用血浆蛋白,必须先分解成氨基酸再合成蛋白质,而且血浆蛋白中含量最高的白蛋白缺乏色氨酸,并非良好的营养,故输血浆起不到补充营养的作用,必要时,不如输用复合氨基酸。
FFP不宜用于增强抵抗力,因为血浆中抗体蛋白很少(Ig含量仅6%~7%),输注血浆不可能达到有效剂量,而且抗体有特异性,没有针对性地增强抵抗力等于“无的放失”。
FFP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及大量输血所致的稀释性凝血障碍。
        2.4 自体输血
        2.4.1自体血储备 
即预先采集病人的血储存起来,手术期间再回输给病人,用于稀有血型和已经产生免疫抗体的病人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对安全用血的关心,在择期手术前储备自体血在不少国家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术前2~3周左右分次采血储存(每次采血量<总血容量的10%,两次间隔应在3d以上=,机体在储血过程中减少的部分血液靠自身造血功能进行补偿。为了恢复循环血液量,从采血到手术必须空出相当长的时间。近年来利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加强储血法使用增加,EPO能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效增加病人的Hb量和Hct值,增加自体血储备量[5]。
        自体血储备的优点在于不必担心抗原抗体反应,不用顾虑特殊血型患者的手术用血问题,也不必担心输血传播疾病。据最近的研究报道,自体输血对细胞免疫功能有内在的调节作用,不仅不抑制免疫功能,相反有助于术后免疫功能的维持。但自体血储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为造成病人术前贫血、输血不良反应、血液污染、储血至回输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错导致严重免疫性溶血反应等。所以甚至有人主张取消自体血储备。
        2.4.2 血液稀释 
        指在手术前为患者采血并暂时将血液储存起来,用晶体液或胶体补充循环血容量,手术过程中利用稀释的血液维持循环血容量,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浓度而减少丢失血液的红细胞数,从而减少失血,然后有计划地将采集的血液回输,使术后Hb和Hct达到不同程度恢复。血液稀释是术中减少输血或不输血的—个重要方法,虽因术野红细胞的丢失使血氧载体减少,但机体可通过一系列的生理代偿机制改善组织氧合,因而有限度的血液稀释不仅对机体不产生危害,反有良好作用。临床上常采用的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 ANH实施是在全麻诱导后,手术开始前,从静脉或动脉放出7.5~20ml/kg全血,同时输入等量的胶体液,在整个血液稀释过程中,血容量保持恒定,故名等容稀释。采集血液于ACD保存液中,在室温下可安全保存6h,如超过6h,应冷藏并在24h内回输。ANH具有节血效率高、生理干扰较小等优点,但由于其自体血的采集过程繁琐、而且工作量、费用增加,以及有被污染,输错病人可能等缺点,未能被广泛采用。
        2 4.3 血液回收 
        是将术野的失血吸引、抗凝、回收和利用。(1)过滤式回收,即将血液收集到含枸橼酸盐或肝素抗凝的容器中,然后再经过微孔滤器输回。此方法只能去除凝血块和较大的颗粒,不能去除已遭破坏的血细胞成分,更不能去除小分子物质和过多的水分,这些成分的大量输入易导致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如血红蛋白尿和血液稀释等。(2)洗涤式回收,即将回收的血液经过滤、离心、洗涤后,收集浓缩的红细胞液再回输给病人。当前临床流行的血液回收装置是离心洗涤式系统,即从术野回收的血液首先经过过滤,去除颗粒较大的组织碎片、凝血块和污染物,然后注入离心碗洗涤,去除破碎的细胞成分、血浆蛋白和多余水分,最终得到含有一定量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此法虽对红细胞有一定的损伤并丢弃了血浆成分,但回输的红细胞质量高,清除有害的细胞碎片和游离血红蛋白成分,回输后不良反应少。新型的血液回收装置具有高度自动化,回收、洗涤和回输完全程序化。
血液回收能有效减少了异体输血,保护了血液资源,减少了可能发生的血型不合、免疫抑制、疾病传播及其他输血不良反应。具有安全、简便和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2.5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yolemic hemodilution,AHHD) 
        术前快速输注一定量的晶体液或胶体液,不采集自体血,术中的失血用等量的胶体液补充,而尿液及术野蒸发的水分等用等量的晶体液补充,从而使血容量始终保持于术前的高容状态,术毕通过利尿使血容量恢复至正常状态。实施AHHD的暂行标准:HCT>25%,HG>70g/dl ,CVP<14cmH2O,血容量增加20%~30%。AHHD可以维持麻醉后有效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损失,减少各种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实施AHHD顾虑是容量负荷过重、肺水肿、心力衰竭。由于不需要采集自体血,所以AHHD具有使用方便、节约时间节省费用的优点,易于推广使用。
         2.6  血液麻醉 
所谓血液麻醉就是在麻醉后手术前选择性、预防性使用抗纤溶药、可逆性血小板抑制剂、凝血酶抑制剂等药物,以抑制某些血液成分的最初反应,使之不能激活或处于“冬眠状态”,或暂时停止凝血过程的发展和“全身性炎症反应”。这些抑制都是可逆的,待手术结束后再恢复和“苏醒”,类似于全麻的过程。抑肽酶可减少失血40%~50%,而氨甲环酸和氨甲苯酸可减少失血30%。
         2.7 保温 
手术期间影响病人体温的可能因素有:(1)麻醉可损害病人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中枢性和外周性调节),容易使病人的中心温度向环境温度偏移,使麻醉的病人成为相对“变温动物”,即病人的中心体温随着外界的改变而改变,更多见于老年病人和婴幼儿;(2)相对低温的外环境,手术室一般保持较低温度(20~23 C),主要为了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尤其是不透气的手术衣的术者,但在此温度下全麻病人低温(<36 C)的发生率高达50%;(3)输注大量冷的液体或血液制品,更多见严重创伤、大手术病人;(4)大量冷水清洗伤口,多见于大面积烧伤、胸腹腔手术的病人;(5)浸泡在手术周围大面积潮湿敷料之中;(6)低温环境下的大面积****操作。
低温可以影响参与凝血的三个主要成分血小板、血管和凝血因子,引起血浆凝集障碍。低温下凝血试验显示凝块形成时间明显延长,相当于常温下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人低温下血栓系合成酶反应速度减慢,使血栓素A2生成减少,血小板功能受损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增加出血量。所以手术病人的保温工作十分重要
    2.8 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应激反应

上一篇:多发性骨髓瘤病因与治疗
下一篇:常见抗癌药静脉外渗的解毒方法

关键词: |输血|血液|
img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院长袁六妮

系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理事、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石家庄市劳动模范,从事医疗工作40余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以血液病的临床研究为主题,汲取传统医学精华,在攻克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