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常见抗癌药静脉外渗的解毒方法

常见抗癌药静脉外渗的解毒方法 
1. 长春碱类
 (1)透明质酸酶1-6ml每隔数小时在外渗部位皮下多处注射,并采用热敷,局部冷敷会加重毒性。
  解毒机制:稀释抗癌药物。
 (2)地塞米松5mg + 2%利多卡因100mg + 生理盐水5ml皮下注射。
  解毒机制: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分散,减轻炎症反应。
  2.铂类
 (1)10%硫代硫酸钠4ml与无菌注射用水6ml混合,外渗部位作多处皮下注射;数小时重复。
  解毒机制:通过碱化作用使之失活
 (2)地塞米松5mg + 2%利多卡因100mg + 生理盐水5ml皮下注射。
  解毒机制: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分散,减轻炎症反应。
  3. 足叶乙甙 
  透明质酸酶1-2ml外渗部位皮下注射。
  解毒机制:稀释抗癌药物。
 (2)地塞米松5mg + 2%利多卡因100mg + 生理盐水5ml皮下注射。
  解毒机制: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分散,减轻炎症反应。
  4. 阿霉素 
 (1)8.4%碳酸氢钠5ml + 地米4mg外渗部位多处皮下注射。
  解毒机制:减少炎症。
 (2)氢化可的松50-200mg皮下注射,或1%氢化可的松霜外敷。
  解毒机制: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分散,减轻炎症反应。
  5. 氮芥 
  10%硫代硫酸钠4ml与无菌注射用水6ml混合,外渗部位作多处皮下注射;数小时重复。
  解毒机制:通过碱化作用使之失活
  6. 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
 (1)10%硫代硫酸钠4ml与无菌注射用水6ml混合,外渗部位作多处皮下注射;数小时重复。
 (2)维生素C 50mg局部静注
  解毒机制:直接灭活。
  7. 柔红霉素 
  8.4%碳酸氢钠5ml+地米4mg局部静注,外渗部位多处皮下注射。
  解毒机制:减少药物与DNA结合,减少炎症。 
  8. 卡氮芥 
  8.4%碳酸氢钠5ml局部注射。
  解毒机制:化学灭活。

上一篇:输血的风险和血液保护
下一篇:哪些状况不适合化疗

关键词: |抗癌|静脉|外渗|
img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院长袁六妮

系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理事、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石家庄市劳动模范,从事医疗工作40余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以血液病的临床研究为主题,汲取传统医学精华,在攻克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