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泽布替尼联合R-CHOP在p53蛋白表达阳性的初治DLBCL患者中展示初步疗效

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2024年12月7日-10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ASH年会作为全球血液领域的盛会,每至会期,全球知名的血液病学专家汇聚一堂,共享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更新与完善全球突破性临床数据,为血液学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张利玲教授团队在本次ASH大会中公布了一项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治疗p53蛋白表达阳性DLBCL患者的单臂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初步数据。为此,【医脉通】特别邀请到张利玲教授为您深入解读本项研究的数据[1]


研究背景


今天分享一项来自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研究摘要——《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Patients》[1]。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个中心联合进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CLL/SLL患者中实际应用的宝贵数据


p53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失败和预后不良相关[2]。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是p53活性的一个新型调节因子,并参与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BTK抑制剂在具有p53改变的套细胞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难治性和复发性DLBCL中显示出高效[3]


研究目的


今天分享一项来自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研究摘要——《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Patients》[1]。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个中心联合进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CLL/SLL患者中实际应用的宝贵数据


本研究探讨了BTK抑制剂泽布替尼(zanubrutinib)联合R-CHOP(ZR-CHOP)在新诊断的p53过表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今天分享一项来自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研究摘要——《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Patients》[1]。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个中心联合进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CLL/SLL患者中实际应用的宝贵数据


研究纳入了2022年11月~2024年11月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新诊断的伴有p53表达阳性(p53≥50%)的DLBCL患者。研究者收集了所有患者的临床信息、客观缓解率和不良事件。ZR-CHOP方案的详细信息如下:每周期第1天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2天静脉注射环磷酰胺750mg/m2+阿霉素50mg/m2+长春新碱1.4mg/m2(最大剂量不超过2mg),并于第2天~第6天口服泼尼松100mg/天;第1天~第21天口服泽布替尼(160mg BID);每21天一个周期,总共6个周期。每2周期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估(增强CT或PET/CT)。主要研究终点为完全缓解率(CRR),次要终点为总反应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治疗相关副反应。


研究结果


今天分享一项来自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研究摘要——《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Patients》[1]。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个中心联合进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CLL/SLL患者中实际应用的宝贵数据


截至2024年11月4日时,共有19例患者入组。一例患者因方案违背而被排除。其中10例患者(56%)处于Ann Arbor分期III-IV期;10例患者(56%)的IPI评分≥2;9例患者(90%)有结外受累;8例患者(44%)为MYC和BCL2双表达;16例患者(89%)为non-GCB亚型。在这1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尚未达到疗效评估时间。这16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75%(12/16)在中期PET评估时达到完全缓解(CR),25%(4/16)达到部分缓解(PR)。在6周期治疗结束的疗效评估时,4例PR患者中的2例转为CR,1例尚未达到最终评估时间,1例仍为PR。中位随访时间为15.4(2.2-23.3)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92%和100%。在安全性方面,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包括贫血(3例)、白细胞减少(5例)、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血小板减少(1例)、肺部感染(2例)、转氨酶升高(2例)。


研究结论


今天分享一项来自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研究摘要——《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Monotherapy in Real-World Chinese CLL/SLL Patients》[1]。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4个中心联合进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CLL/SLL患者中实际应用的宝贵数据


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改善了p53阳性DLBCL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在可耐受范围内。因此,ZR-CHOP方案在p53阳性DLBCL中显示出治疗潜力。


专家解读


张利玲教授:TP53基因是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之一,可编码p53肿瘤抑制蛋白,在维持细胞周期稳定和防止细胞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蛋白表达发现,其与DLBCL患者总体生存明显相关,是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同时有研究[4]显示BTK是一种新的p53活性调节剂,参与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BTK表达增加了p53的稳定性及其反式激活能力。相反,阻断BTK会减少DNA损伤后P53的诱导。本研究采用了泽布替尼联合R-CHOP治疗p53表达阳性的初治DLBCL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疗效,且耐受性良好,是一个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当然其能否给此类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尚待观察。ZR-CHOP方案为优化p53异常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去明确其临床获益。


上一篇:革新疗法:新型Menin抑制剂为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带来曙光
下一篇::没有了

关键词: 白血病,表达,阳性,性的,患者,展示
img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院长袁六妮

系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理事、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石家庄市劳动模范,从事医疗工作40余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以血液病的临床研究为主题,汲取传统医学精华,在攻克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