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儿童解热镇痛有哪些注意事项

解热镇痛药是目前儿科处方量较大的药品,约占总处方量 20%。我国儿童解热镇痛药临床多用于发热的对症治疗,目前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儿童常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多国临床指南推荐用于儿童发热对症处理的治疗药物,均有很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具体差异见表1。

表1. 口服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比较

1693214301172772.png

适应证:≥2月龄儿童腋温≥38.2℃或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药对症处理。发热有3种病理生理基础:提高下丘脑体温中枢的设定值,如感染、恶性肿瘤等;不推荐开具退热药治疗:退热药对产热超过机体散热能力,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环境温度过高、全麻术后恶性高热等;散热缺陷,如中暑、中枢性发热、抗胆碱能药物中毒及外胚层发育不良(无汗为典型症状)等。

由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药物的吸收代谢有所差异,所以需要根据年龄、体质量调整剂量。当年龄和体质量的推荐剂量出现矛盾时,优先按照体质量计算给药剂量。

对于开具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处方,要关注以下3点:

(1) 药物剂型、规格、含量多样,用法用量有所差别,因此具体制剂的用法用量应参照其说明书。

(2)解热镇痛药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应关注用药间隔,如持续发热使用不宜过频,对乙酰氨基酚最短间隔时间为4h。布洛芬最短间隔 6~8h,24h内用药不超过4次。

(3)日剂量,每日用量不能超过最大限制剂量, 超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出血等。 推荐用法比较见表2。

表2. 口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推荐用法比较

1693214347179209.png

➤重复用药

同类药物重复使用可能导致用药剂量超出合理范围,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增大。常见复方感冒药中多含有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与单一成分的解热镇痛药联合使用时,存在药物过量中毒风险,应避免这两类药物联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1年就儿童常用的14个品种的复方感冒药发出修改说明书的公告,该公告中也强调了感冒药“应避免合并使用含有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公告中提及的14个品种复方感冒药中解热镇痛药物成分含量,见表3。

表3. 14种儿童复方感冒药制剂中解热镇痛药物含量

1693214357855238.png

➤联合或交替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通过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的作用,虽然有文献报道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降低体温较单用其中任一药物效果要好,但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且关于联合或交替使用退热剂治疗安全性的研究较少,有可能造成肝、肾损伤。此外,两药联合或交替使用有可能导致剂量错误或混淆给药间隔时间,导致药物过量或中毒,交替使用退热药还会加强患儿的发热恐惧。 因此,不推荐两药联合或交替用于退热治疗。

特殊疾病状态下解热镇痛药的审核要点儿童在特殊疾病状态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当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影响更小的药物,见表4。

表4. 特殊疾病状态下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选择

1693214231509267.png

参考文献

[1] 刘小会,季兴,胡利华等.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处方审核建议[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 37(9):7.653-658.


上一篇:非血栓性脑静脉回流障碍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适合中国DKD患者的“三高”管理策略,2023版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关键词: 血栓,静脉,回流,障碍,研究,研究进展,进展
img

无极血康中医医院院长袁六妮

系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理事、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石家庄市劳动模范,从事医疗工作40余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以血液病的临床研究为主题,汲取传统医学精华,在攻克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

相关文章推荐